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分局北干派出所的巡逻民警孔云,每天开着110巡逻车,风风火火地走东走西,没少为老百姓操心。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尽管繁杂,孔云还是干得挺高兴。不过,孔云说,干110巡逻民警,风险还是挺大的。他所说的风险究竟是什么呢? 今年1月11日凌晨,他正从一个现场返回,指挥中心又在呼叫:有个女人从广州打来电话报警,说北干某居民区有个女人要自杀,现报警人无法提供具体地址。孔云一看表,凌晨2点50分。 现场在哪里呢?报警的女人只是说,自杀者住在居委会附近几个楼层的西单元二楼。孔云环顾四周,居民楼林立,有多少个二楼?半夜三更的,该上哪儿去找?孔云想到了报警者留下的自杀者电话,却联系不上……孔云决定与协警分头去找,一面与广州的报警女子取得联系。 “我是她的小姐妹,晚上她打电话来跟我告别,我一听就觉得情况不对,她最近心情一直不好。” 孔云边通话边打听关于住址的细节。小区里有一些单元没有对讲防盗门,他进门一家一家地查看,20分钟过去了,依然没有任何线索。 “请问你确认她会自杀吗?” “是的,肯定没错”。电话那头愈发焦急,女人已经控制不住情绪,急得哭出声来。 分头查找的都传回信来,没有找到!孔云急了:如果真是自杀,这分分秒秒无疑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! 女人继续在电话那头抽泣:“她怎么这么想不通,白天就想死过一次的……” 孔云大悟:“你说她白天就寻过死?”他的脑子飞快地转起来,如果白天也发生过自杀事件,会不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呢?简短地分析后,孔云请求指挥中心对白天的自杀报警电话进行查询。 3点20分,300多条接警记录中的一条令孔云兴奋了——上午9点左右,110也接到过一宗自杀事件的报案,指挥中心同时提供了当时处警的情况。询问、核对、寻找……3分钟后,孔云他们来到位于×幢二楼的一间住宅前。 门虚掩着,屋内漆黑。打开灯,地板上细细地流着一小股鲜血,一个女人躺在里间的床上,脸色苍白。孔云赶紧冲上去,操起边上的一条毛巾裹住女人手腕上的伤口,血流得不多,伤口已经开始凝固。 “你是××吗?你现在感觉怎么样?” “不用担心,我还没死!我是谁也不重要!”女人似乎因为寻死不成,有些痛恨眼前这位警察,执意甩开孔云的手。 报警人说的应该就是她吧!孔云寻思着,发现床头有一只手机,打开通话记录一看,果然最后通话人就是广州的报警者。 “你也不用操心了,想死的人总是要死的!”女人阴阴地说,这句话让孔云后背发凉。 120车来了,她坚决不肯走,医生说没有大碍,但伤口一定得包扎。可任凭怎么劝,女人就是不配合,孔云只得让医生留下了药物。后来,孔云拿着女人的手机,拨通了她家人的电话。40分钟后,她家人从临安赶过来。这期间,孔云已经做通了女人的思想工作,将纱布缠在了她伤口上。家人来了,一进门就抱着女人痛哭……孔云把女人郑重地交给她的家人,要求他们好生看管。 看着他们乘坐的车远去,孔云心里总算落下了一块大石头。事情终于妥善处理完了,可他就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儿——倘若当时少问了报警人一句话,没有了解到白天的自杀情况;倘若他没有多个心眼,联想到倒查报警记录;倘若那个自杀的女人等不到家里人来看管,又像白天似地去了医院又逃回来;倘若…… 回程中,孔云在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字:承担责任和良心上的风险,要用心、还要用脑。(毛莉玫) |